中考物理试卷常见丢分点汇总

未登陆

 

中学生

(1)数学计算能力差,公式变形容易出错。
相当多的学生因为不能灵活利用数学来处理物理问题,在简单运算中失误太多,导致得分率低。
解答计算题时,最基本的公式会,可不会结合题意来灵活变形。还有,就是不会换算单位,各物理量张冠李戴。ρ=m/V这么简单的公式,在变换成m=ρV的时候经常出错。
再来说一个案例。填空题“将一木块放在容器底,向容器中倒入一些水,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受平时一些题目的影响,认为只要是木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必定与重力大小相等。
解题提醒:题目并没有提到容器中的水足以使木块漂浮起来。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与学生做题只是注重数量,而忽视研究浮力的基本思路,盲目去记一些片面结论是很不开的。
这种典型的思维定式,也是命题者在考卷中重点设陷阱的地方。
(2)审题马虎粗心,不能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文字书写不全面、严谨。
有些试题看似简单,但须认真审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才容易得分。
很多同学考虑不周到,缺乏认真、全面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差,不按要求答题,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
例如作图题,“要求画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一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和力臂……”,部分考生只考虑前面的要求,没注意后面的条件“最小”这个条件而出现错误。
再比如,“……只有( )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一部分考生只答“36”而丢掉了“不高于”或“等于或低于”等的关键字。
再比如,“……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 )现象”,一部分考生只答“反射”,而丢掉了“漫”这个关键字。
一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拿到试题后,急于完成试题,导致对题目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完全,造成解题错误。
(3)片面理解,不加思考依赖做题感觉盲目解答。
有些考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学习上还是依靠死记硬背,迁移与应用能力差。
这类学生答题时很多情况下时凭着感觉回答,并没有针对具体问题来认真分析。
例如某一填空题的第一空标准答案是“电能(度)表”,但有不少考生却回答成了“测电表、电流表、电压表、计电表、电量表”等。
如某题是考核功率概念,很多学生由于对功率的物理意义没有真正理解,在比较不同功率的机器,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做功情况时,出现了错误。选择“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多”的选项的考生较多。
再比如,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回答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什么能。标准的答案是机械能,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动能和重力势能,都是片面的。说明考生对此问题并不是完全不懂,只不过是理解不够深刻,不会再脑子中深度思考就盲目解答。
再比如,开放性试题要求“写出除爱因斯坦以外的另一位科学家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有的学生在写科学家的名字时居然写成了“马德堡”(地名),还有的同学将科学家与他的主要贡献没有对应起来,如“物理学家”填“奥斯特”,“主要贡献”填成了“地磁场”;又如“物理wuli.in学家”填“托里拆利”,“主要贡献”填成了“大气压的存在”等。这说明了部分学生对重要的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不够彻底。
(4)读图、作图能力差,不善于从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或条件。
识图能力不强,过失性失分严重。如学生运动与力中的s—t图像、v—t图像中的点、线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导致错答题目。
如在作图题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所画的重力上不标明符号“G”。又如“根据电流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通电螺线管及小磁针的N、S极”。
这道题可谓是“千锤百炼”,然而问题还是层出不穷:误把螺线管的N、S极认为是小磁针的N、S极,漏标螺线管的N、S极,漏标电源的+、-极,错标电源的+、-极,在电源上标N、S极。
有一部分学生的右手螺旋定则掌握不好,有一部分学生对考试重视程度不够,非智力因素差。
还有的学生随手随意画图,作用点的位置画错,方向标反,虚线与实线混淆。另外, 做题还需要一定的文字标注,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自己都不清楚。特别提醒,字母的大小写不能混淆。
(5)不能把生活中具体案例与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起来。
学生生活经历不丰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很多生活具体案例中揉入的物理知识不能提取出来。
从目前北京中考物理改革情况来看,近两年考试原题与模拟考题,对检验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生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文地址http://i.gaozhongwuli.com/parents/15566.html

——————————

王尚老师结合二十年教学经验撰写的《物理自诊断》开始发售。该书主要特点有:

1.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每道题的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即可查看该题对应视频,快速帮助同学们诊断出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攻克。

2.三年伴读式服务。对书中内容提供三年微信咨询服务,只要投入时间,确保学生们能将书中所有问题全部理解消化掉。

更多介绍请关注王尚老师微信公众号(teacherws),长按下图三秒识别添加!

王尚微信公众号teacherws

网页链接:http://x.gaozhongwuli.com/

版权所有:高中物理网